康庄是朋友的朋友,长发粗眉大脸庞,颇有些北方男人的豪放爽朗,不仅好友,而且谦逊。见到他会让人联想到“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那种。”然而,正是这位看似粗犷的北方汉子,却选择了水样的葡萄作为绘画对象,愣是在枝蔓细长、晶莹剔透的绿色与褐色世界里,寻找到可以寓托的情怀,泼洒着或浓或淡、或枯或润的情趣与意趣,丰富着花鸟画坛。画家作品的这份婉约,恰与其外貌的粗犷豪放对立共存、相得益彰,很有些意趣。
康庄的葡萄收获于秋季,曰《秋韵》《秋高》《秋色无边》《秋色满园》等,不论是紫色还是褐色,看起来大约是熟透了的,因收获的原因,枝叶自然坚韧干枯,凸显出果肉的丰盈圆润与晶莹剔透,象征了成熟与口感的恬适,而成熟的葡萄恰似人生的成熟,一定是经历了风吹日晒而后汁液丰泽、甘甜味美的,其中的甘苦自知,不言自明,这恰好对应了画家本人人生的收获季节。据说康庄的人生颇有些传奇色彩,他美院毕业后做了大学教师,却偏偏不安于校园按部就班的人生,下海去了深圳经商,钱是多了,朋友也不少,但似乎缺了什么,少了什么,惆怅中返回绘画世界重寻家园,架上葡萄便成为寄寓情怀的首选。康庄的葡萄有浓重的象征意味,在墨色浓淡间抒写着胸中块垒,令人担忧纤细的葡萄藤蔓是否能架住画家看似粗犷豪放的大个头体量,然而葡萄是具备了足够韧性的生命体,从春到夏,而后从秋到冬,来年自然发芽,勃发的生命里点染着五彩缤纷,五彩缤纷后果实累累,供世人享用甘甜滋味。故而是有内涵有故事的,成全了画家的选择。康庄的现实境遇并不像明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的自况,但至少在精神境遇上有相似的寂寥落寞怅然若失之感,这促成了康庄葡萄画的多重寓意,也会令观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枝繁叶茂的画面题款,是康庄的习惯,这更像以葡萄明志的道理,因而具有了浓郁的象征意味,所谓“其干癯者廉也,节坚者刚也,枝弱者谦也,叶多荫者仁也,蔓而不附者和也,实中果可啖者才也,味甘平无毒入药力胜者用也,屈伸以时者道也。其德之全有如此者。”唯葡萄是也。康庄一定是看中了葡萄之廉之坚之美之德,而沉浸于此,丹青以描形,诗骚吟物而其后,物我两忘,描画着心中的葡萄。